始知锁向金笼听,不及林间自在啼
——扬子一中松杨路分校开展基于目标分解的语文“学思练”课堂研讨
10月15日下午,扬子一中松杨路分校语文组开设了一节“基于目标分解的语文学思练课堂研讨课”。
语文教研组长王婷婷老师,在本学期带领全组细致学习市教研室“目标分解”任务的基础上,率先示范,开设组内研讨课《唐诗五首》中的《使至塞上》和《钱塘湖春行》,共同探讨如何将“目标分解”具体落实到我校“学思练”课堂基本模式中去。
王老师首先以学生上节课所学古诗《黄鹤楼》的改写组织师生共评,自然引入本节课学习重点:如何关注古诗情景交融的特点及如何多角度写景。进而层层相扣地引领学生充分发现并领略《使至塞上》的写景美点。最后再当堂训练,运用课堂所学,试着自行分析《钱塘湖春行》的写景方法及效果。
课后研讨中,老师们认为,王老师此节课紧扣市教研室“目标分解”中的三个任务:“借助联想和想象,进入诗文的意境;学习有关律诗的知识;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,练习改写。”而且依从学生的认知规律,精心安排教学环节的流转,灵活彰显学校“学思练”三个基本环节:自学识基础、群思知方法、训练达目标。同时,老师们也结合自身教学困惑,就诸如“如何更进一步激活学生思维”问题,展开积极研讨。
学校常务副校长徐建权也全程参与了语文组的评课研讨,充分肯定了这节课的设计及实施,最后再次希望语文组:认真学习并严格落实市教研室“目标分解”任务,在此基础上,创造性运用学校“学思练课堂”基本模式,一切遵循“从学生出发,再回到学生”的教学基本需求原则。
此次活动,是将看似高远的市教研室“目标分解”和学校“学思练”课堂模式,做了一次林间放飞欢啼的有益实践,让老师们感慨既要“胸有丘壑”又要“手取山川”。(推送人:陈昇伟 审核人:徐连松)